
(通讯员 陈帆)7月17日上午,“秀湖学术论坛”第六期专题讲座在学术楼3号厅开讲。此次讲座邀请国家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何炎祥教授,围绕“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智慧创新者”,与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策略。讲座由校长蒋兴鹏主持。

何炎祥从人工智能的概述、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AI技术对社会、经济、教育等领域的深刻影响。他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历了三次浪潮,当前正处于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涌现的新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智慧创新者”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对于如何培养“智慧创新者”,何炎祥提出几点具体建议:一是强调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促进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二是要锤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求知”四个本领,加强计算思维、系统能力、好奇心和想象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做到知行合一;三是厘清教师的角色和任务,将立德树人融入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要敬业精业,不断提升自身的授课艺术,积极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认真研究和熟练掌握相关技术和工具,高效能、高质量的去完成各类教学任务,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工具实际问题的能力。

蒋兴鹏为何炎祥颁发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特聘教授”证书,对何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衷心感谢。蒋兴鹏指出,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更是一次行动的号召和动员。他强调,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和机遇,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智慧创新者”的重要使命,各部门、各学院要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围绕数字化转型制定切实可行实施方案,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和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更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智慧创新者”,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